小家电没那么美好,不能光靠颜值,还得有
疫情红利过后,种种迹象表明,曾经红极一时的网红小家电销售开始下滑,正在逐渐“退烧”。
简约实木餐桌,精心摆盘丰盛的营养早餐,旁边配上一个精巧的早餐机,这种ins风格的画面相信你并不会陌生。
依靠社交平台和网红直播,表达着年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,这种场景下的小家电当然就是必不可少的。
年的新冠疫情和“懒人经济”的影响下,打着提升幸福感的口号,让破壁机、空气炸锅、榨汁机等小家电大放异彩,逆势扩张。
这其中女性消费者当然贡献巨大。数据统计小家电的消费人群中,25-35岁的女性用户比例最高。因为价格普遍偏低,试错成本小,很容易就被“种草”,下起单来从不手软。
那么目前的小家电行业遇到怎样的困难了呢?
今年以来,随着市场趋于饱和,行业降温明显。数据显示,年上半年,国内小家电零售额总计.8亿元,同比下降了8.6%。
实质上绝大多数小家电并不是刚性需求,而是可选性消费。
年轻女性群体对小家电的选购标准集中于“好看”和“不贵”上。好看是最重要的,只要看到高颜值的小家电,女性内心就容易一阵狂喜,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买的。
于是商家的研发重点自然是如何设计出更惊艳的外形上,功能技术的研发就相对没那么重要了。于是各家小家电同质化严重,只能是颜值不同而已。
而消费者为颜值买单后发现这东西并不像宣传的那么美好,要么功能特别单一,要么清洗起来特别麻烦。于是造成使用率极低,于是二手网站99新的小家电越来越多。
疫情又改变了人的消费模式,随着可支配收入的降低,造成了低欲望的局面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很难让消费者再冲动地去消费。
同时随着美联储推出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,造成原材料不断涨价。虽然市面上各大主流品牌的大家电都已上调价格,但小家电却始终不敢提价。正是由于同质化严重,各家在激烈竞争的时候谁都不敢先冒险涨价。
面临困难,小家电如何转型?
诸多小家电品牌中,美的、苏泊尔和九阳占据着市场份额的前三名,占比分别为24.3%、22.3%和18%,已经形成了头部阵营。
目前行业竞争激烈,市场份额差异不大。从长远看是不是需要重新把心思放在产品的研发上,优化用户体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营销,产品不能光靠“颜值”,还要“有用”。小家电行业能否摆脱忽高忽低的市场窘境,最大的目标可以像数码3C产品一样,是否能成为新时代的消费必需品。
还有相对于女性消费者的热情,能不能也在不爱消费的男性身上找找突破。市面上针对男性的产品特别的少,但这不代表男人没有需求。
最后是小家电内销虽然暂时降温,但是海外市场却迎来了增长,也可以通过出海寻找新的增长点。毕竟不论是质量还是价格,国产小家电都占据着优势。
小家电未来的市场增长空间远大于大家电,从中长期看,小家电市场仍然具有活力。期待小家电企业能更多地专注于研发,通过技术上的不断升级,也能像大家电一样,诞生出更多质量过硬的国货小家电。
最后列举几个比较鸡肋的小家电,特点就是清洁困难或功能极度单一,想购买的读者建议再三思一下。
如:蒸蛋机、干果机、华夫机、酸奶机、三明治机、冰淇淋机、迷你榨汁机等。
还有什么避雷小家电,欢迎留言分享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ls/2317.html